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仁爱 #160

160.(1)牧师的

160.(1)牧师的仁爱。他若仰望主,避恶如罪,诚实、公正、忠诚地履行他所负责的事奉工作,就是在不断行功用之良善,并成为形式上的仁爱。当对灵魂的救赎深深感动他时,他就是在诚实、公正、忠诚地行功用之良善,或做事奉的工作。他越如此感动,就越被真理感动,因为他通过真理把灵魂引到天堂;当他把灵魂引到主那里时,就通过真理把他们引到了天堂。那时,他的爱孜孜不倦地从圣言教导真理,因为当他从圣言教导真理时,就是在从主教导它们。事实上,主不仅是“圣言”(约翰福音1:1-2, 14),还是“道路,真理和生命”(约翰福音14:6),又是“门”。因此,从主如同从“门”进入羊圈的牧师是好牧人。不从主如同从“门”进入的牧师是坏牧人,被称为贼和强盗(约翰福音10:1-9)。

仁爱 #5

5.谁都能看出,承认

5.谁都能看出,承认罪就是罪的人能在自己里面看到罪;但认为罪在思维上是允许的,在身体上因世人而是不允许的人无法看到它们。他就像一个人把一面镜子翻过来看自己的脸,或像一个想看自己脸的人把一块亚麻纱布放在镜子前面。

自我检查(注:这一段写在原稿的空白处):

①如果只是检查行为,就会发现很少;这是不够的;给出原因。

②但如果检查思维和意图,就会发现更多。

③如果调查这个人视什么为罪,视什么不为罪,就会发现一切。因为凡一个人在自己里面视为可允许的事,他都会去做。视为允许属于意愿,是努力,在灵里是一种行为;当障碍除去时,他会在身体上行出来。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就是这样。


仁爱 #9

9.没有人能从自己行

9.没有人能从自己行出系良善的良善;相反,一个人避恶如罪到何等程度,就不从自己,而是从主行善到何等程度,这一点可见于《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》一书(9-31节)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